西方国家在近现代对外交往中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,并不断发展完善。这套话语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、体系、价值观的基础之上,是一套西方自我阐释的话语范式,具有较强的排他性。与此同时,中国尚未从实践和理论层面阐释清楚中国模式,难以争取到和西方对等的话语权。用西方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模式不仅行不通,还会陷入不中不西、不伦不类的陷阱,模糊了中国特色。为此,要加强对中国模式的原创性研究,打破西方的话语范式,增强中国话语的渗透力和传播力,“用中国人的眼光、中国人的话语把中国人的事情说清楚,把世界的事情说清楚”。
相较于很多最高审计机关,中国审计署成立时间较晚,经历了从“请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的历程。在国际交往中,中国审计重视互学互鉴,将讲述和倾听相结合,在国际场合持续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。
在对外交往中,中国审计始终强调审计的专业性,较好地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中国审计的话语环境,搭建起一个较为平等的话语框架,有效地避免了西方模式独大和西方价值一言堂,转而走向寻求共识、扩大共识、深化共识之路。
中国审计着眼于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认为各最高审计机关应依法对权力运行开展监督和制约,推动落实责任、透明、法制、廉洁、公平和正义的原则理念,改善国家治理,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在“求同存异”原则的指引下,中国审计始终关注审计专业特性和行业特征,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平等对话。
中国审计深度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,在实践中展示中国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,为领域话语权搭建奠定了基础。近年来,中国审计署参与制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、世界审计组织战略规划、国际审计数据服务标准,两次承担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,专业客观地开展联合国审计、提升联合国治理水平,赢得了广泛认可。在第 21 届世界审计组织大会上,中国审计署主持了《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》主议题研讨,成果纳入《北京宣言》,以世界审计组织重要官方文件的形式推动审计领域话语权建设。
对外交往中,中国审计不断寻找话语源,加大话语权,提升领域大国形象。随着全球化进程 的 加 快 ,各 国 面 临 着 共 同 的 挑 战 。联 合 国《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归纳为实现包括消除贫困、促进经济增长、环境保护等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在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时,各国态度千差万别。比如,在环保方面,西方国家内部阻力重重,缺乏有效机制减少排放,在国际合作中推卸责任,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双标。《纽约时报》称,美国政府撤销了近 70 项国家重大环保政策,不批准《京都议定书》,还退出《巴黎协定》,游离于全球减排体系之外。
而中国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指引下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建立环保责任制,向国际社会做出多重环保承诺。中国审计紧紧围绕国家环保政策,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使用遥感技术开展审计,突破传统审计方式的局限,正像人们常打的比喻,“上审天、下审地、中间审空气”。中国审计署是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,也是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员,与不同国家开展过多次环保审计专题交流,较好地把握住环保审计领域的话语权。
中国的成功经验造福了中国人民,也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增添了光彩。中国审计在领域外交中从全球关切出发,凸显中国主张和中国智慧,为解决好国家发展与保护民生等课题作出了示范。
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孕育了各有千秋的审计行业特色。要夯实领域话语权、拓展领域话语范畴,客观上要求讲好中国审计的特色,阐述清楚中国审计的独特性、对国际审计的贡献,正所谓“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”。
阐释清楚中国审计的特殊地位。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中央审计委员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,亲自谋划、部署、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。
阐释清楚中国审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。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,考察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依法对本地区、本部门、本单位的财政收支、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、义务。以人为审计对象,在国际审计史上尚属首创,对各国发展适用于自身经济社会情况的审计模式有一定的启发借鉴。大数据审计、金融审计、企业审计在审计理论、技术、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,中国审计新理念、新范畴、新表述在国际交流中影响力逐步扩大。
中国审计在搭建国际审计话语权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尝试,从形成共识、推动研究各国审计机关共同关心的话题,到用中国的话语讲好中国审计的故事,让中国审计的声音传得更远,步伐迈得更坚定。在进一步加强传播能力、提升话语权上,中国审计还“大有可为”,需要不断挖掘提炼个性化素材,形成有辨识度的中国审计故事,更好地服务国家话语权建设。